한시 산책(漢詩散步)

守岁 唐/太宗李世民

含閒 2015. 12. 24. 12:42

守岁 唐/太宗李世民
  
  暮景斜芳殿,年华丽绮宫。(華,麗,綺,宮)
  
  寒辞去冬雪,暖带人春风。(辭,帶,風)
  
  阶馥舒梅素,盘花卷烛红。(階,盤,燭)
  
  共欢新故岁,迎送一宵中。(歡,歲)
  
  【译文】
  
  年终岁寒,冬雪消融,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。巨大红烛点燃了,远远看上去,像一簇簇花团。君臣欢宴饮酒,喜度良宵,迎新年,辞旧岁,通宵歌舞。
  
  【注释】
  
  [1]守岁:除夕夜通宵不眠,以送旧岁,迎新年,称为“守岁”。
  
  [2]四时:指春、夏、秋、冬。运:运行。灰琯:古时人们观察节令变化的一种律管。古人将葭膜烧成灰,放在十二律管中,置于密室。某一节候到,一个律管中的葭灰便会飞出。变:变化。
  
  [3]寒:指寒冷的冬天。岁:指新的一年。
  
  【分析】
  
  此诗语言质朴平易,前二句,“四时运灰瑁,一夕变冬春”,说明时令变化迅速,除夕是冬去变化之时,令人感慨良多;后二句,“送寒馀雪尽,迎岁早梅新”展望积雪消融,梅步早春,冬去春来,景象喜人。此诗感情真挚,蕴涵丰富,严冬过尽绽春蕾,万物复苏,雪白梅红,充满勃勃生机,这既是美景,更是国运昌盛的好兆。
  
  【赏析】
  
  李世民所写的守岁诗,一般都简明质朴而又蕴藉隽永。
  
  如《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》:“四时运灰瑭,一夕变冬春。送寒余雪尽,迎岁早梅新。”仅短短四句就写出了一年四季更相替换,除夕一个晚上就变冬为春的可喜景象,表现出了强烈的节令感,十分耐人品味。这首五律也是如此,它形象地写出了宫苑守岁的特有情状。首联以夕阳斜照、“年华”把芳殿、绮宫装扮得更加金碧辉煌来点明皇上于宫苑逢除夕,暗示题旨,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。
  
  第二联紧承首联指出除夕是冬春交替之际——冰雪消融,寒冷的隆冬过去了;暖气回升,和煦的春天来到了。在这里.诗人从时令的转换角度给人以温馨的快意,酿造了一种暖洋洋、乐融融的节日气氛。第三联出句叙写梅花绽开,阵阵飘香。进一步渲染了春意。对句紧扣首联对句突出宫中守岁的景象:宫廷内外.张灯结彩,光辉灿烂;摆上供品,敬神祭祖,守岁辞旧。显得热烈而庄重。尾联紧扣“守岁”,由宫廷而至天下,推而广之.概述举国欢庆、共度良宵,辞旧迎新的普遍现象,从而浓化了宫苑守岁的热烈气氛。这首诗选用诸如“辞”、“去”、“带”、“入”、“舒”、“卷”等一系列动态词语,娓娓道来,贴切自然,清新可读。它确属初唐难得的好诗之一。
  
  【作者简介】
  
  李世民(599—649)是唐朝第二位皇帝,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。他还是唐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书法家。他开创了历史上的“贞观之治”,通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,并虚心纳谏、在国内厉行节约、容许百姓休养生息,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,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,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。